安全評級成山東化工轉型推手
2019/05/10獲差評企業將直接出局
山東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進入攻堅階段,“五一”前后,多地政府網站密集公示擬“關閉淘汰一批”化工企業名單。據不完全統計,僅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煙臺、威海、棗莊、臨沂、泰安10市公示的擬關停化工企業就超過了600家。專家預計,待全省16市全部公布后,這一數字可能要超過1000家。
本次大批量公示關停企業名單是山東省2018年提出的“三個一批” 行動的新一輪成果展示。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提出要充分運用化工生產、道路運輸、倉儲經營企業評級評價結果,進一步強化安全隱患整改,堅決關停“差評”企業。
專項行動 劍指安全
山東是化工大省,來自石化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逾3萬億元,但大而不強與安全生產問題卻十分突出。2017年“6·5”金譽石化爆炸事故后,山東省啟動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要求對非法運營和評級評價不達標的企業有序淘汰、關停并轉。
根據2017年的調查統計,山東有在冊化工生產企業7595家,至2018年3月,共關閉轉產化工企業620家,停產整頓2614家,占全省化工生產企業的42.5%。山東省副省長王書堅要求,力爭兩年內再關閉20%化工企業,這意味著還將有超過1500家企業被關停。
此后,山東省出臺化工生產企業新一輪評級評價行動計劃,從安全、環保、節能、質量和轉型升級5個方面對化工企業進行了新一輪評級評價,至2018年底,全省有6094家化工企業參評,評級為優、中、差的企業分別占16.4%、45%、38.6%,要求“差評”企業限期整改。
“3.21”響水特大爆炸事故后,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3月底再次發布強化措施切實抓好化工產業安全生產的通知,要求對評級評價為“差”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企業,要堅決列入“關閉淘汰一批”名單,督促企業制定關停方案。
按照全省統一要求,各地級市和縣(市、區)近期相繼確定了第一批擬關停企業名單。據了解,在公示的處置意見欄中,除少數企業已關停或轉產外,余者要么轉為經營或非化工,要么搬遷,更多的是要關閉淘汰。
安全評級 差評出局
德州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趙吉章介紹說,“四評級一評價”中,首先是安全評級,在總分權重中占40%。《山東省化工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評級標準》從安全規范、安全設施、準入許可等多個方面列出了13個否決項,只要存在一類情況,就評級為“不合格”。
安全規范方面的否決項包括:使用應當淘汰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在役化工裝置未經具備相應資質設計單位進行正規設計且未進行安全設計診斷;實施生產、儲存危化品建設項目未按規定辦理安全條件審查、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安全設施竣工驗收等。
安全設施的否決項包括:未按規定在易燃、易爆、有毒區域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設施,并將報警信號發送至控制室或操作室;未在工藝裝置上可能引起火災、爆炸的部位設置超溫、超壓等檢測儀表、聲光報警和安全聯鎖裝置等設施等。
根據《山東省化工生產企業新一輪評級評價行動計劃》,安全存在否決項情況或評級得分60分以下的,即評級為“不合格”,總評等次即為“差”。原則上對上一輪“差”評企業,新一輪評級評價仍為“差”的,列入關閉淘汰名單; 對上一輪“中”或“優”評企業,新一輪評級評價為“差”的,予以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達標的,列入關閉淘汰名單,依法依規予以關閉。
“我們的評級評價相當于對企業體檢,達不到要求的會先讓其整改,整改達不到要求的,就必須關停。”德州市化工專項行動辦產業升級組副組長王國棟說。德州市共有487家化工企業,本次公示的64家“關閉淘汰一批”企業只是第一批,按照該市計劃,最終將有超過200家企業退出化工領域。
轉型攻堅 陣痛難免
根據《山東省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總體工作方案》,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分為三大階段:從2017年6月至年底,開展全省化工產業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緊急行動,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從2017年7月~2020年6月,開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攻堅行動,全面加快山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從2020年7月~2022年6月,形成規范化、制度化長效機制,把化工產業培育成為安全清潔、綠色低碳、集約集聚、創新高效的重要支柱產業。
響水事故發生后,山東省對化工企業進行新一輪整治,對危化品企業安全隱患進行逐一排查。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網站顯示,截至4月初,山東省各市、縣(區)共派出檢查組762個,檢查企業4050家,發現問題和隱患22504項,督促企業當場整改完成7796項,立案處罰企業113家,責令停產整頓企業121家。
而此次各地密集公布擬關停企業名單,標志著山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進入攻堅階段,這些企業的關停,將為“發展壯大一批、改造升級一批”騰出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化工大省的山東,如此數量的企業關停并未引起市場的過度解讀。“響水事故后,江蘇省整改力度強,涉及的企業規模非常大,市場受到的沖擊強烈。而山東企業行業比較分散,規模較小,此次公布的淘汰名單對化工行業的影響不是太明顯。”濰坊市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表示。
“在我省大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當下已經有一部分化工產業圍繞高端化工進行發展。”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表示,淘汰小、散、亂,實現產業集中、集聚的鏈條化發展,是山東化工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
“從供求關系、市場的良性競爭和互動的角度上來說,這些舉措給優質化工企業創造了一個更加良好的競爭環境。”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景宏表示,改革必然伴隨著陣痛,但對專注于安全生產、精細管理、服務創新、提升效益、環境友好、責任感強的優質企業來說,迎來的將是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的春天。